前陣子,原野診間出現一位飼主,飼主帶著糖尿病的貓咪來看診,他們是非常用心、認真照護貓咪的飼主,每天兩次監測血糖。主人焦急地跟陳醫師說:「我的貓咪糖尿病後控制不佳,血糖「居高不下」、「失控」。」
我翻開飼主洋洋灑灑的表格與紀錄,同時看著眼前的貓咪,沒有預期中消瘦,也沒有厭食,而是一隻白白胖胖,體重增加的貓,他的血糖大約在300(mg/dL)左右,所用胰島素的量,也才到達建議劑量的一半還低。
傳統糖尿病貓咪的管理,會建議飼主每天監測血糖的高低點,來調整胰島素的量,也需要精準監控動物的飲食熱量,並且要把動物全天的血糖控制在 90-270 之間。
不過飼主可以思考一下,每天兩次間隔12小時,要把貓咪抓來採血、打針、確認他有吃東西,並且確認打完胰島素之後的六小時,動物沒有出現低血糖,如此周而復始全年無休,加上人類自己的事務,這樣的生活,有多少人可以辦到?
即使是人類自身的糖尿病管理,也不太可能像機器一般精密控制。
況且,這樣嚴格的控制方式,其實容易讓飼主感到挫折,也增加低血糖急症的風險。血糖的「漂亮數字」,也未必和臨床表現吻合。
因應這樣的困境,其實歐美在2004年逐漸發展出 ”loose control” 意即寬鬆管理的模式,不鼓勵飼主在家監控血糖,僅需監控臨床症狀:排尿量、飲水量、體重、飲食量,並且規律回診即可。
本篇文章介紹的研究是 “Loose-control of diabetes mellitus with protamine zinc insulin in cats: 185 cases (2005-2015)” 該研究歷時十年,統計185個糖尿病貓咪病例以寬鬆管理方式治療與控制的結果。
寬鬆管理辦法準則如下:
1. 不鼓勵在家監測血糖
2. 監測排尿量/飲水量/進食量/體重
3. 每隔12小時施打胰島素量
4. 胰島素量由獸醫師門診時決定
5. 初期 7-14 日回診
6. 回診時間為打胰島素後12小時,檢測血糖高點
同時建議飼主依據下表調整胰島素施打量:
對傳統糖尿病控制有研究的飼主,看了上述的表格,應該會感到吃驚!對於300 或是 400 甚至 500的高血糖,怎麼會這麼放鬆呢?
研究也指出,貓咪對於高血糖的耐受性通常比我們想像的更高,糖尿病貓控制的目標有兩個流派:「務必達到緩解停針」,另一種則是「盡量延長貓咪快樂舒適生活的壽命,如果緩解那也很棒」。
本文討論的寬鬆管理,自然是更靠近後者的流派。
那麼大家應該也很好奇,寬鬆管理的貓咪,會不會因此縮短壽命、減低緩解率呢?
在這篇研究中,使用寬鬆管理方式來監測糖尿病的貓咪,緩解率56.2%,和大多數糖尿病貓研究數字相當(其他研究介於47.4%-65.2%),並沒有過低緩解率的情況。同時,存活時間介於0 ~3808 天,中位數是1488 天。
也就是說一半以上的貓咪,在罹患糖尿病且以寬鬆管理方式監控下,活超過四年,有的則是超過十年。在研究中,有8隻貓咪診斷時同時患有酮酸血症,假使把這幾隻重症病患剔除,數字可能會更讓人放心。
有趣的是,在寬鬆管理下,發生酮酸血症與低血糖急症的病患比率都極低。
整體而言,寬鬆管理可以有效延長管理時間,減少飼主負擔與動物壓力,為動物與飼主獲取長時間優質的生活。
回到開頭分享的病患,變胖的糖尿病貓咪,臨床症狀穩定,血糖300多,是不是其實可以稍微寬心呢?
在資訊發達的當今社會,糖尿病貓飼主接受到非常多的分享與知識,應該這樣、應該那樣,不應該這樣、不應該那樣,沒有照做就不是好飼主。
但其實,首先需要做的事放下過多的擔憂,好好的評估自己的貓咪:牠狀況好嗎?都會吃嗎?尿得多嗎?脫水了嗎?變瘦了嗎?
如果沒有,那麼,我們就有餘裕寬鬆控制。
請記住,寬鬆管理,也不會失控,這不是新潮流,而是已經有20年研究反覆研究驗證的做法喔!
歡迎大家分享給更多的飼主知道。如果在桃園的病患有需求,也歡迎來原野諮詢就診,一起輕鬆面對糖尿病貓咪的生活吧~擁有糖貓,一樣可以舒服過日子!